沿革說明
臺東縣南迴地區,包含大麻里鄉、金峰鄉、大武鄉、達仁鄉等四鄉鎮,整個地區的居民以原住民族的「排灣族」與「魯凱族」等族人為多
而此兩個民族從百年來的文化史中,對於小米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,且至今仍維持舉辦傳統祭儀,是臺東縣內小米文化保存最多元與深厚的地區。
由於天生的地理環境條件,臺東縣南迴地區多以農業發展為主,不同於臺東縣縱谷及東海岸地區,南迴地區農業多以雜糧作物為主,產業經濟發展較不多元,而為了提升族人們的收益,南迴地區紛紛將傳統文化/農業,與二、三級產業鏈緊緊扣合,期盼帶動原鄉產業的創新提升,實現產業永續發展的願景目標。
本鄉遵照國家政策發展一鄉一特色,自102年起至今,規劃推動原住民傳統文化農糧「小米」,為本鄉內主要特色產業之一。
104年度,本鄉與臺東縣政府共擬提送原住民族委員會(以下簡稱原民會)爭取原住民族知識經濟計畫,提送與執行「臺東縣曙光金黃小米產業示範區計畫」三年期,期盼延續102年度本鄉自辦與推動「臺東縣金峰鄉小米生態產業振興暨加值開發計畫」之綜效,延續小米產業的發展層面健全,獲得原民會投入千萬資金,其扶植內容含括:保存原民傳統生活智慧、推廣小米食材、產業文化體驗活動、串接六級產業並創造明星商品等目標之外,更重要的是,從產業鏈上下游全面檢視研發、生產、加工與行銷之缺口,健全小米產業體質,透過「發展合作營運機制」(成立有限責任原住民臺東縣南迴小米生產合作社)與「建立產地認證制度」(購置台東縣原住民傳統作物農藥殘留篩檢站與建置小米標章)兩大核心主軸,以新成立於南迴地區的小米產業基地,位於金峰鄉歷坵村的「小米學堂」,希冀成為小米產業發展據點,逐漸實踐發展臺東南迴地區成為臺灣小米最大集貨供銷生產中心,型塑南迴地區成為臺灣後山小米穀倉之品牌印象。